九游光遇和网易光遇有什么区别

你的位置:九游光遇和网易光遇有什么区别 > 新闻动态 > 离中国越远,离劣品越近!果链四成产能外迁印度,如今后悔来不及
离中国越远,离劣品越近!果链四成产能外迁印度,如今后悔来不及
发布日期:2025-04-14 02:48    点击次数:148

众所周知,自2018年以来,美国便对中国发起了多轮加税措施。包括手机、电脑、半导体产品等,悉数被纳入了制裁清单。其增加的税率,从10%-25%不等。

而苹果供应链,显然涵盖其中。苹果公司的许多产品和零部件,在面对关税时无一幸免。毕竟苹果的供应链主体就在中国,随着关税大棒一挥舞,苹果公司立马就吃瘪了。

那苹果究竟是解决这个问题的?果链真的会彻底迁出中国吗?

为啥要将果链迁往印度?

从当前的情况来看,苹果在中美之间,确实处于一种进退两难的地步。

由于关税的增加,苹果的利润无意之中就下滑了。苹果要想保护单品利润,就得提高售价。

然而,一旦售价提高的话,那么苹果的总体销量就会下降,到头来苹果还是亏的一塌糊涂。可以说,美国的这一系列关税制裁,伤害最深的还是美企自己。

那面对这样的窘境,苹果该怎么办呢?

苹果高管想到的其中一个办法,就是将果链从中国迁出,然后前往印度、越南等制造业国家。至于迁出之后能否解决苹果的收益问题,答案就有待商榷了。

那苹果将果链迁往印度的优势又在哪里呢?首先,印度如今的人力成本,确实比中国要低。

根据2024年的数据来看,中国珠三角一带的果链电子厂内,平均月薪已经达到了6000以上。至于印度这边的话,果链电子厂的平均月薪只有1000-1500元左右。

换句话说,雇佣一个中国工人的费用,可以雇佣四个印度人。这样看来,果链迁往印度以后,确实能节省一笔巨大的成本。

其次,印度政府为了发展电子制造业,也放出了许多大招。

自2020年以来,印度便斥资60亿美元,投入到智能手机的生产行业。像印度企业的建厂、买设备等开支,很大部分都是由印度政府买单。

去年,印度政府还表示,将会把电子产品零部件的进口税,从20%降到15%。一旦这个税率降下来,印度许多电子厂又将节省一大笔开支。

当这一系列优势全部叠加起来的时候,果链迁往印度也就成了顺理成章的事情了。

印度未来将承接50%苹果手机产能

从目前的情况来看,印度确实承接了越来越多的苹果产业链。

根据印度商务部长皮尤什·戈亚尔的说法,在2020年的时候,印度的苹果手机产能,还只占全球苹果手机产能的1.3%。

但到了2024年的其实,印度的苹果手机产能,已经占到了全球苹果手机产能的14%。可见,苹果确实越来越亲睐印度了。

与之相对应的,便是中国果链的不断流失。据统计,在2022年的时候,中国的苹果手机产能,还占到了全球产能的96%。但现如今的产能,已经跌到了85%。

从这项数据中也能推测出,印度增加的那部分产能,完全就是从中国流出去的。

按照孟买分析师Neil Shah的预测,到2025年的时候,苹果手机在印度的产能将突破20%,在2027年将达到30%。到那个时候,全球每3台苹果手机中,就有一台产自印度。

更有甚者,某些媒体还推测,在2027年的时候,这一比例将达到50%。也就是两部手机中,就有一台“印度产”。

可见,针对果链转移这个问题,印度这头制造业独角兽已然在冲刺。可能过不了多久,大家手里的苹果手机就充满着咖喱味了。

越南也在果链抢单

当然了,除了印度以外,越南也在果链这块领域里抢单。从当前的情况来看,多家果链配套企业,已经开始布局越南,准备在里面分一杯羹。

比如立讯精密,就在越南投资了数亿美元,建设多个生产基地,以此来生产更多的AirPods和Apple Watch组件。

截至2023年,立讯精密的越南员工数量,已经超过了2万人,规模不可谓不大。

此外,像富士康也在越南北部的北江省和北宁省,建设了多个代工厂。这些工厂的总投资为15亿美元,主要生产iPhone和iPad等电子产品。

目前越南富士康的员工总数已经超过了6万人。按照相关负责人的说法,在未来这个数字还将进一步扩大,以填补果链上的产能空缺。

可见,越南确实已经成为了果链上的一块战略要地。

除了立讯精密和富士康以外,像歌尔股份、比亚迪电子等企业,也纷纷流向越南,充当iPad和MacBook的结构件供应商。

按照业内人士的说法,他们之所以这样做,主要就是为了降低美国的加税压力。毕竟越南可是东南亚制造业的集中地,中国企业出海的活跳板,不用白不用。

而越南也依靠这个优势,获得了电子产业上的赋能。

就拿2022年来说,由于果链企业疯狂涌入越南,促使越南的电子制造业飞速发展。其GDP增速一度达到了8.02%,可谓是经济大年。

根据摩根大通的预测,在2025年,越南在果链上的产能贡献将继续扩大。这一年越南将会生产20%的iPad,20%的Apple Watch,65%的AirPod,以及5%的MacBooks。

如此看来,中国的果链流向越南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。

良品率和生产效率是硬伤

说到这里可能很多人会问了,按照这种趋势发展下去,今后越南和印度是否会取代中国制造业?将果链全盘吞下?

关于这个问题,大家大可不必担心,像印度这块,良品率不足就是一大硬伤。

曾几何时,印度工厂的苹果手机良品率只有70%。相当于每生产10台手机,就有3台坏的。

即便是到了现在,印度苹果工厂的良品率也才只有85%。跟郑州富士康98%的良品率相比,完全是天壤之别。就这样的出货质量,印度又怎能跟中国竞争果链?

此外,在生产效率这方面,印度也比不过中国。

按照相关管理人员的说法,印度苹果的员工,大多比较懒散,技术水平低。不仅不太愿意加班,还经常玩罢工,主打的就是“自由上班制”。

由于印度员工各种小问题不断,以至于其工作效率只有中国员工的60%。

可见,即便苹果想将果链100%迁往印度,大概率也很难实现。毕竟人家的用工短板摆在这里,你再强求也没用。

工业体系太过羸弱

除了前面提到的浅层次因素以外,还有一些深层次因素,也影响着果链迁往印度的决心。比如工业体系羸弱,也是印度的一大短板。

据统计,制造业在印度经济中,占比只有20%左右。至于剩下的80%,基本上全部农业和服务业所占据了。

也正是由于印度制造业比较“稀有”,因此其工业品出口量聊胜于无。比如在2022年,印度制造业的出口额就只有3000亿美元,仅占全球制造业出口额的2%。

由于工业底子太薄,印度的许多东西几乎都生产不出来。大量设备、零部件,都得从中国进口,极度依赖中国的上游供应商。

不光如此,印度许多工厂内的先进生产工艺流程,也需要中国排遣技术人员,去手把手的教。

换言之,一旦中国卡脖子、搞断供的话,那印度制造业就得完蛋了。一个制造业如此“拉垮”的国家,又怎能承接果链100%的产能?

除了工业体系羸弱以外,劳动力素质低,也是印度的一大短板。这里说的劳动力素质,不是指道德素质,而是受教育程度,或者对技术的认知程度。

据不完全统计,印度如今的受教育人口,仅仅只有2-3亿。至于的剩下10多亿人,几乎都是文盲。

这些乌泱泱的文盲劳工,既看不懂设计图,也不会计算,做项目规划。在这种情况下,还怎么跟中国竞争果链的经营权?

可见,苹果虽然需要将产能迁往中国,但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。只要印度不把工业化和义务教育这两步走完,果链就永远无法彻底离开中国。

越南对中国更加依赖

至于越南的话,就更没法取代中国了。越南作为一个“省级国家”,发展水平还不如中国广西省。其工业体系,也完全依赖中国。

像许多越南的厂子,其原材料、零部件、设备等,几乎都是从中国珠三角一带进货的。

比如在2021年,越南从中国进口产品的总额,就达到了1098亿美元,占到了越南总进口额的1/3。可见,没有中国的加持,越南制造业就如同无根之水一样,脆弱不堪。

包括现在许多署名“made in Vietnam”的产品,也都是中国货贴牌的。至于越南的话,只起到一个中转站的作用。

既然都是中转站了,就更没法跟中国抢果链了。不然的话,分分钟把这套供应链体系给玩砸。

结尾

总之,苹果将果链外迁中国,确实是无奈之举。毕竟美国政府的关税大棒摆在那里,不迁就得缴更多的税了。但真要迁的话,全球还真没有一个国家能比得上中国。

为今之计,苹果公司也只能在中美之间互相走钢丝,一边应付美国,一边讨好中国。至于果链未来会走向何方,就不得而知了。



  • 上一篇:没有了
  • 下一篇:没有了